PGPT中文网
你的位置:KCT中文网 > PGPT中文网 >
《环太平洋》:当机甲遇上怪兽
发布日期:2025-01-04 17:31    点击次数:109
  《环太平洋》剧照 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del Toro)的最新电影《环太平洋》(Pacific Rim,7月31日登陆国内院线)将已在日本流行文化中风靡了半个世纪的两大类型组合起来,一类是机甲动漫,一类是多见于影视剧的怪兽灾难恐怖题材。这两种类型的结合并非偶然,分别反映了日本人对待科技和自然的态度,特别是在地缘政治格局的映照下,他们的观念如何发生微妙变化。 《环太平洋》里的机甲大战怪兽。 日本独特的机甲文化 《环太平洋》里的机甲叫作Jaeger,源自德文,意为“猎人”。在英语里,机甲被称为Mecha,源自单词mechanical(机械的),通常是指巨型人形机器人,或由人操控的战车。多数机甲外形类似人类,也有的类似怪兽,或机器。 机甲和一般机器人的区别是,它不可以自行运转甚至拥有自主意志,或通过遥控方式来操作,它必须有人在其内部操纵。机甲动辄十几米高,搭载各种武器。也有较小型的机甲,不妨将之理解成一层战衣,穿在操作者的身上。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漫画中的钢铁侠和毁灭博士都可被视为机甲。有的机甲可以像变形金刚一样改变外表,如《超时空要塞》中的VF-1女武神可变型战斗机。机甲类动漫作品表现的多为宏大空间尺度上的军事对抗,比如外星人入侵地球,或者超星系势力集团之间的冲突等等。 人类对机器人的想象拥有漫长的历史。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早在19世纪就提到了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不过捷克科幻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才是机器人(robot)这一术语的发明人,他在1920年代的《万能机器人》科幻剧本中构思了这个词,起源于“强制性劳工”的含义。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大都会》中也出现了一个女金属机器人。 现代日本漫画之父手塚治虫大师创作的《铁臂阿童木》问世于1952年,是日本最早的机器人漫画。横山光辉1958年的漫画《铁人28号》讲一个小男孩遥控操纵机器人,和犯罪组织恶势力斗争,它的动画版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巨型机器人动画。 而在真实的世界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从未停止研发的脚步。日本人有强烈的机器人情结,川崎重工从美国引进机器人技术,造出了日本最早的工业机器人,那是在1969年。 1973年,《魔神Z》问世,成为如今日本动画中搭乘式巨型机器人的鼻祖。这部作品对后世衍生出的各式机器人变形题材影响很大,它的流行也带动了相关玩具商品的畅销。1974年,东映动画根据永井豪与石川贤同名漫画改编的电视动画《盖塔机器人》(港名《三一万能侠》)率先发明了合体机器人的概念,被视为今日机甲类型作品的先驱。   《环太平洋》里的机甲设计图。 1970-1980年代是日本机甲动漫最繁盛的时期,当时出现了机甲动画史上具有非凡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机动战士高达》。《高达》描绘了两个对立组织的宏大战争中,一群性格丰富的人物。在它问世前,机器人通常只是独自作战;《高达》之后,机器人有了军队,而且机器人的功能非常复杂,各种分工明确。 《高达》是机甲类动画片史上的一道重要分水岭,从此机器人世界被分为两类:一种是超级系机器人(Super Robot),早在1960年代已经出现,其中的机器人作战能力强大,无所不能;一种是《高达》之后才发展出的真实系机器人(Real Robot),在设定上有比较完整的科技观,比较强调机器人作为人类的工具。机器人动画作品经过《高达》的洗礼,也慢慢摆脱了低幼儿童市场的定位。不仅如此,《高达》深刻影响了日本的模型和玩具市场,而且机器人模型的畅销,又反过来影响了《高达》动画片的后续创作。 《超时空要塞》是1980年代另一部流行的机甲动画片,它的音乐非常突出,开创了一种新的产业模式。1985年,美国制作人卡尔·马西克(Carl Macek)为金和声公司(Harmony Gold)根据《超时空要塞》、《超时空骑团》、《机甲创世纪》三部日本动画,改编出一套85集的电视动画《太空堡垒》(ROBOTECH),大受欢迎,成为在美国传播日本动漫文化的里程碑,后又开发出了续集、漫画、小说、游戏等各种周边产品。 在现实的工业界中,日本的机器人技术从模仿美国起步,已经实现了超越。一开始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后来向其他产业扩展。1980 年被定为日本的“产业机器人普及元年”,许多行业岗位上都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80年代日本机器人的产量已经占到全世界的一半。 1995年,新一代机甲动画经典《新世纪福音战士》播出,它和一般的机甲动漫大量表现战争和机器人搏斗不同,侧重于对心理学、哲学及伦理问题的讨论,诸如机器人为什么存在,它为什么要打仗,是谁创造了他们,为什么而创造等等。 机甲动漫作品中的几种常见母题或元素,都是真实科学观念的反映。例如穿戴式机甲可视为外骨骼动力服的延伸,外骨骼动力服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由通用电气和美军联合开发成功,穿上它可以轻松举起100多公斤的物体,可用于战场、建筑工地或紧急救援。在动漫中机器人常常觉醒,发展出人的意识,虽然这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还未实现,但它是科学家和科幻领域都不可能回避的一种假想。同时,驾驶员也常常和他的机体之间发展出特殊的兄弟情谊。 吉尔莫·德尔·托罗这样理解日本独特的机甲文化:日本人对机器人技术没有负罪感和恐惧感,他们全心拥抱先进技术,而不像西方人和好莱坞电影那样,总是质疑科技的进步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机甲在日本流行文化中被发展成奇技淫巧,它寄托了人们对超能人体的某种幻想。   本多猪四郎导演的《哥斯拉》。 怪兽:对失控自然的恐惧 在电影《环太平洋》中,与机甲相对的是另一种独特的“日本制造”,即怪兽(kaiju)。 就像机器人并非日本土生土长的发明,怪兽当然也不是,但它一旦被日本化之后,就带上了无法摆脱的大和民族烙印。所有怪兽中最知名的当然是哥斯拉,它是日本人战后心理的真实写照。 1952年,《旧金山合约》生效,同盟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结束,但美国驻军还在。后军国主义时代日本人对无力抵御外国潜在侵略存在着强烈的恐惧感和无力感。这时,好莱坞电影《金刚》(King Kong)在日本重映。几乎同时,尤金·卢里耶(Eugène Lourié)的灾难片《原子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也在日本上映,这部影片说的是人类在极圈进行原子弹爆炸实验,释放了冰层中沉睡了一亿四千年的恐龙,恐龙跑到纽约大肆破坏,造成巨大恐慌。在这两部影片的启发下,东宝公司萌生了拍摄一部日本怪兽灾难片的想法,这就是本多猪四郎导演的特摄片《哥斯拉》。 哥斯拉来自海洋,受到核辐射产生变异,从这只怪物诞生以来,它被赋予的文化含义千变万化。最初人们一定会联想到当时美军在太平洋比基尼环礁开展的大量核试验,以及因此不幸遇难的日本渔民。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阴影仍然笼罩在日本人心头,对灾难重降的担心从未远去,所以哥斯拉被很多人视为对美国的隐喻,同时也是核武器的隐喻。继哥斯拉之后,层出不穷的怪兽被发明出来,譬如有一种类似史前时代的无齿翼龙,叫做拉顿;还有一种长得像乌龟的叫做卡美拉,以及类似于巨蛾型生物的魔斯拉。 1950年代的好莱坞也盛行B级怪兽恐怖片,但好莱坞的同类似乎只对破坏感兴趣,被人类消灭后也就了账,但日本人似乎对他们的怪兽发展出非常复杂的认同情绪,绝不止是恐惧和憎恨而已。 不同怪兽在不同影片中具有不同的政治象征意义,而其意义也常常随时代变化,特别是随着日美关系发生变化。日本从一开始怨恨美国,到慢慢接受美国作为伙伴和盟友的角色,于是在影视作品中也越来越认同原本美国的化身哥斯拉。中国于1964年第一次成功试爆了原子弹,这个老对手成为日本人想象中的新威胁。在《三大怪兽:地球最大的决战》中,中国扮演了影片中的假想敌。在这部1964年底上映的影片中,哥斯拉、拉顿、魔斯拉、基多拉几大怪兽打成一团,其中哥斯拉仍旧代表美国,拉顿代表俄罗斯,魔斯拉是母性的化身,也是人类的守护神,实际上代表日本,而最凶恶的基多拉代表正在崛起的中国。当日本面临基多拉的威胁时,哥斯拉和拉顿只管自己乱打一气,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冷战,后来才联合魔斯拉一起对战基多拉,终于将基多拉打败,然后离开。 至于哥斯拉,它不仅代表美国,有时候也会代表日本,因为日本观众已经开始认同这只怪兽,比如它代表日本和外国怪兽金刚在《金刚大战哥斯拉》中交战,影片的美国版和日本版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结局,让双方各胜一场,皆大欢喜。 正如上文所说,好莱坞电影对科技抱着警惕态度,而日本人恐惧的不是科技,而是自然——失控的自然。某种意义上核武器就是自然界力量的失控,它是哥斯拉威力的来源,孵化出拉顿和魔斯拉的蛋和蛹也都是一种畸形的自然产物。 或许这和日本人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被封锁的小世界”(《日本沉没》的作者、著名小说家小松左京语)有关,这个国家自然灾害极度频繁,人们容易生出祸福莫测、虚幻无常的感慨,因而日本的怪兽电影也更多地带有强烈的末世情结吧。